永磁電機的磁路由永久磁鐵(充當磁源),軟磁材料(充當磁路),氣隙(充當能量交換媒介)三大部組成。圖8是典型的3P直流電機的磁路分布示意圖。介紹之前先講一下磁力線流向的基本特征:
?●?取向路程短的路徑;
?●?取向阻力小的路徑
?●?自行閉合(從N極回到S極)
![永磁直流電機磁路 永磁直流電機磁路]()
在忽略漏磁的情況下可以看出,從N極發出的磁通(磁力線)Φ經過氣隙后達到轉子齒部,然后分兩路進入轉子軛部,再分別進入轉子另兩個齒部,合成一路后達到另一邊氣隙及S極,出S極后又分成兩路經定子軛部返回到N極。
以上3P直流電機的等效磁路見圖9、圖10
![永磁直流電機磁路 永磁直流電機磁路]()
由圖10不難求得磁通中?? Φ=FFe/(2Rmδ+1?Rmt+?Rmy1+?Rmy2)???? (5)
上式僅對3P電機磁路而言,對于5P、7P以及偶數槽電機磁路結構稍有差異,磁通的流向也略有不同。此外磁通的流向還與轉子的位置有關。
在電機的磁路中大量使用了非線性的軟磁材料,如硅鋼片、電解板等,其磁阻不是一個固定值,是隨“通過它的磁通大小”而變,故在工程實踐中,很難用式(5)來計算磁通。
在電機設計中,通常的做法是先假設一系列Φ1、Φ2…… Φn值,再根據每段磁路的面積標出對應的磁通密度B1B2……Bn,由H=B/μ得出每一段磁路所需的磁場強度H1、H2……Hn,最后擬合成曲線Φ=f(H);再與磁鐵的去磁曲線ΦFe=f(HFe)組成方程求解或幾何相交即可計較出磁路的真值磁通Φ,進而由公式E=KE?Φ?n? (KE?=2W/60)??? 得出線圈匝數W以及根據槽滿率和線負荷等求出線圈的線徑,這些本講義就不多探討了。
最后跟大家交流一下,任何產品的設計工作,都可歸納為我們在中小學讀書做題時的模式即“已知/求”的二元問題。